钢铁工业,国之脊梁。

太行东麓,洹河南岸,一座现代化钢城坐落在古都安阳的怀抱。这就是我省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——安阳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(以下简称“安钢”)。

“今年是安钢建厂61年,我也在这里工作、生活了61年。”7月12日上午,在安钢离退休职工活动中心,记者见到了85岁的刘光复,一位把大半生奉献给安钢的原副总机械师。

1958年10月,24岁的刘光复和爱人一起来到安钢,成为安钢的开拓者和建设者中的一员。采访中,他将安钢的故事娓娓道来。

新中国成立之初,发展急需钢铁。1957年,冶金部规划制定了“三大五中十八小”钢铁工业战略部署,被人们戏称为“三皇五帝十八罗汉”,而安阳钢铁厂就是“十八罗汉”之一。

1958年8月10日,安钢1号255立方米高炉在安阳西郊奠基,我省第一个钢铁联合企业诞生。

“创业之初,来自天南海北的万余名建设者走泥泞路、点煤油灯、喝洹河水,为建设安钢不舍昼夜地共同努力着。尽管当年的生产、生活条件非常艰苦,但大家仅用一年多的时间,就结束了河南‘少铁无钢’的历史。”刘光复说。

然而,安钢投产后出现严重亏损,1960年10月被迫停建,进入长达3年的精简调整期,直到1963年11月才恢复重建。1964年,安钢首次实现扭亏为盈,1966年又创下了全员劳动生产率11081元的纪录,远远高于当时国内平均水平

改革开放后,安钢步入发展快车道。1980年,安钢向省委、省政府主动请缨,立下“军令状”,在全省工业企业中率先实行了承包经营,走上了良性发展的求强之路。从此,敢想敢干、敢闯敢试、锐意改革成为安钢的代名词。1989年,安钢在全国地方钢铁企业中产能率先突破100万吨大关,当年销售收入超过10亿元。

时间印证了安钢改革发展的决心:历经一甲子的岁月洗礼,安钢深化改革的步伐从未停歇。敢啃硬骨头、勇蹚深水区,国企改革使安钢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。

党的十八大以来,安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,走出了一条具有安钢特色的绿色、减量、集约发展的路子。绿色转型成为安钢发展的新航标。2014年,安钢把环保作为“第二场生存保卫战”,投入8亿元,实施环保治理26项,使主体环保设备全部实现稳定达标排放;2017年3月,投入30多亿元,实施原料场封闭、烧结烟气和焦炉烟气治理等一系列环保提升项目;2018年,加快推进园林化工厂建设,把安钢建成城市钢厂绿色发展的典范。

如今的安钢,意气风发,再次创造了骄人业绩:2018年,安钢全年实现销售收入512亿元,实现利税44亿元,利润24亿元,销售收入、利税、利润均创历史最好水平;全年直供直销比例突破60%,重点品种销量达到275.7万吨,研发新产品58个。

“钢铁报国的志向烙印在每个安钢人心中,也是安钢人勇往直前的不竭动力。”安钢集团党委书记、董事长李利剑表示,新一代安钢人将秉承这种志向,推动安钢实现新发展、展现新作为、奋进新时代,以强大的实力和卓越的业绩报效国家、奉献社会。